中國古代木結構 Chinese ancient timber structure
中國古代木結構翻譯:Chinese ancient timber structure
基本定義
中國古代木結構,即木結構的古代建筑。是指從“構木為巢”開(kāi)始,木結構便是中國古代建筑中的一種結構體系,它以木構梁柱為承重骨架,柱與梁之間多為榫卯結合,以磚石為體、結瓦為蓋、油飾彩繪為衣,經(jīng)能工巧匠精心設計、巧妙施工而成,集歷史性、藝術(shù)性和科學(xué)性于一身,具有極高的文物價(jià)值和觀(guān)賞價(jià)值。木結構體系一般分為抬梁式結構、穿斗式結構和井干式結構三種,其中以抬梁式結構應用較廣。
用木材制成的結構。木材是一種取材容易,加工簡(jiǎn)便的結構材料。木結構自重較輕,木構件便于運輸、裝拆,能多次使用,故廣泛地用于房屋建筑中,也還用于橋梁和塔架。近代膠合木結構的出現,更擴大了木結構的應用范圍。
木材受拉和受剪皆是脆性破壞,其強度受木節、斜紋及裂縫等天然缺陷的影響很大;但在受壓和受彎時(shí)具有一定的塑性。木材處于潮濕狀態(tài)時(shí),將受木腐菌侵蝕而腐朽;在空氣溫度、濕度較高的地區,白蟻、蛀蟲(chóng)、家天牛等對木材危害頗大。木材能著(zhù)火燃燒,但有一定的耐火性能。因此木結構應采取防腐、防蟲(chóng)、防火措施,保證其耐久性。
特征
中國古代建筑大都是以木結構為主要結構形式,梁架結構的構架形式最常見(jiàn)的是抬梁式、穿斗式、抬梁穿斗結合式、井干式及干欄式。
木結構按連接方式和截面形狀分為齒連接的原木或方木結構,裂環(huán)、齒板或釘連接的板材結構和膠合木結構。
抬梁式構架
抬梁式構架,又稱(chēng)為“疊梁式構架”,是中國古代建筑中最為普遍的木構架形式,它是在柱子上放梁、梁上放短柱、短柱上放短梁,層層疊落至屋脊,各個(gè)梁頭上再架檁條以承托屋椽的形式,即用前后檐柱承托四椽栿、栿上再立二童柱承托平梁的做法。
抬梁式結構復雜,要求加工細致,但結實(shí)牢固,經(jīng)久耐用,且內部有較大的使用空間,同時(shí),還能產(chǎn)生宏偉的氣勢,又可做出美觀(guān)的造型。
穿斗式構架
穿斗式構架的特點(diǎn)是柱子較細、密,每根柱子上頂一根檁條,柱與柱之間用木串接,連成一個(gè)整體。
采用穿斗式構架,可以用較小的材料建筑較大的房屋,而且其網(wǎng)狀的構造也很牢固。不過(guò)因為柱、枋較多,室內不能形成連通的大空間。
混合式構架
當人們逐漸發(fā)現抬梁式與穿斗式這兩種結構各自的優(yōu)點(diǎn)以后,就出現了將兩者相結合使用的房屋,即,兩頭靠山墻處用穿斗式木構架,而中間使用抬梁式木構架,這樣既增加了室內使用空間,又不必全部使用大型木料。
干欄式構架
干欄式構架是先用柱子在底層做一高臺,臺上放梁、鋪板,再于其上建房子。這種結構的房子高出地面,可以避免地面濕氣的侵入。
但是后期的干欄式木構架實(shí)際上是穿斗的形式,只不過(guò)建筑底層架空,不封閉而已。
井干式構架
井干式構架是原木嵌接成框撞,層層疊壘,形成墻壁,上面的屋頂也用原木做成。
這種結構較為簡(jiǎn)單,所以建造容易,不過(guò)也極為簡(jiǎn)陋,而且耗費木材。因其形式與古代的水井的護墻與欄桿形式相同而得名。
梁
梁承托著(zhù)建筑物上部構架中的構建及屋面的全部重量,是建筑上部構架中最為重要的部分。而依據梁在建筑構架中的具體位置、詳細形狀、具體作用等的不同,又有不同的名稱(chēng),如七架梁、六架梁、五架梁、四架梁、三架梁、雙步梁、單步梁,還有抱頭梁、抹角梁、順扒梁、十字梁、桃尖梁、太平梁等。大多數的梁的方向,都是與建筑物的橫斷面一致。
抱頭梁
在小式大木作建筑構建中,處在檐柱和金柱間的短梁叫做“抱頭梁”。它一頭在檐柱之上,一頭插入金柱之中。
桃尖梁
在大式帶檐廊的建筑物中,主要的梁多由前后金柱承托,除了這些金柱承托的主要的梁之外,還有一些次要的梁,如,連接金柱和檐柱的梁,它的形體較為短小,但梁頭通常都做成較為復雜的形式,這種短梁叫做“桃尖梁”。桃尖梁并不起承重作用,而主要起著(zhù)連接作用,就相當于是小式大木作中的“抱頭梁”。
太平梁
太平梁一般用在廡殿頂建筑中。當廡殿頂建筑采用推山做法時(shí),由于兩山向外推出,脊檁要隨之加長(cháng),那么其兩端便懸空于梁架之外了。但是這段懸空的脊檁上面負有正吻、瓦等構建,無(wú)疑增加了脊檁的荷載。那么為了安全與牢固起見(jiàn),必須要在脊檁下面加一些承重件。
這里的承重件一般就是一梁一柱,這里的柱成為“雷公柱”,而梁就是“太平梁”。除了廡殿頂推山建筑外,在某些較大的攢尖頂建筑中,其雷公柱下也要增設一根短梁作為承重件,這根短梁也叫做“太平梁”。
角梁
在建筑屋頂上的垂脊處,也就是屋頂的正面和側面相接處,最下面一架斜置并伸出柱子之外的梁,叫做“角梁”。角梁一般有上下兩層,其中的下層梁在宋式建筑中稱(chēng)為“大角梁”,在清式建筑中稱(chēng)為“老角梁”。老角梁上面,即角梁的上層梁為“仔角梁”,也稱(chēng)“子角梁”。
單步梁
單步梁是架在雙步梁之上的短梁,并且是放置在雙步梁上的瓜柱上的短梁,因為長(cháng)度只有一步架,所以叫做“單步梁”。
雙步梁
在建筑物的構架中,連接金柱和檐柱的桃尖梁,一般是不起承重作用的。但是,當檐柱與金柱之間的距離過(guò)大時(shí),在桃尖梁的正中好可以加立一根瓜柱,上架一條梁和一根桁,此時(shí)的桃尖梁便具有了承重作用,同時(shí)梁的名稱(chēng)也改為“雙步梁”,宋代稱(chēng)為“乳栿”。
三架梁
清式建筑物中,上面承托三條桁(檁)的梁,叫做“三架梁”,宋代稱(chēng)為“平梁”。以此類(lèi)推,上面承托五條桁的梁,就叫做“五架梁”,相當于宋代的“四椽栿”。而上面承托七條桁的梁,就叫做“七架梁”,相當于宋代的“六椽栿”。
月梁
“月梁”這一名稱(chēng)指的是兩個(gè)概念。一是指清式卷棚頂建筑梁架的最上一層梁,叫“月梁”,也叫“頂梁”。二是指做成“新月”形式的梁,其梁的兩端呈弧形、而梁的中段微微上拱,整體形象彎曲得近似新月,所以稱(chēng)為“月梁”。宋代以前大型建筑中露明的梁多采用“月梁”做法,到了明清時(shí)期,官式建筑中已不再使用,但在江南民間建筑中卻仍較為常見(jiàn)。
順梁
順梁的形態(tài)、作用和一般的梁相同,只是其安放的方向與一般的梁相反,或者說(shuō)與一般的梁垂直。也就是說(shuō),順梁與建筑面寬是平行的,而不是垂直的,所以稱(chēng)為“順梁”。在廡殿頂和歇山頂建筑中,常設置有順梁,它的位置在下金枋的下面。
扒梁
扒梁也稱(chēng)“趴梁”。扒梁和順梁的方向一致,但是扒梁的兩端不是直接架在下面的柱頭上,而是扣在檁上或一般的梁的上面。扒梁既是梁,同時(shí)也起著(zhù)枋的作用,或者說(shuō)它同時(shí)也是一根枋
順扒梁
順扒梁也是我國傳統木構件中的構件之一,多用于廡殿頂或是歇山頂建筑的山面。其做法一般是外一端扣在山面檐檁或正心桁上,內一端可直接搭在梁身上,也可做榫交于正身梁架的柁墩或瓜柱上。
枋
平板枋
“平板枋”是清式建筑名稱(chēng),在宋式建筑中稱(chēng)為“普拍枋”。宋代以后,隨著(zhù)闌額的加厚,普拍枋也逐漸加厚、改窄,至明代時(shí)幾乎與闌額同寬。到了清代則窄于大額枋或額枋了,同時(shí)名稱(chēng)也改為“平板枋”。
大額枋
清式建筑構架中的枋名。在較大的建筑物中,往往有上下兩層額枋,其中處在上面的較大的額枋,就叫做“大額枋”。大額枋在宋式建筑中稱(chēng)為“闌額”。
小額枋
“小額枋”也是清式建筑構架中的枋名,在有上下兩層額枋的較大的建筑物中,處在大額枋下面的較小的額枋,就叫做“小額枋”。小額枋在宋式建筑中稱(chēng)為“由額”。
普拍枋
“普拍枋”是宋式建筑構架中的枋名,相當于清式建筑中的平板枋,它的主要作用是用來(lái)承托斗拱。普拍枋的位置在闌額和柱頭上,而柱頭斗拱則置于普拍枋之上,這樣一來(lái)自然加固了柱子與闌額的連接。
斗拱在不斷的發(fā)展中,在建筑中的運用逐漸增多,特別是補間鋪作的增加,讓闌額的負荷增大,因為補間鋪作不用蜀柱、人字拱之類(lèi),而用大斗,相對較窄而薄的闌額不宜承坐大斗,所以便產(chǎn)生了“普拍枋”這一構建。
版權聲明:本文采用知識共享 署名4.0國際許可協(xié)議 [BY-NC-SA] 進(jìn)行授權
文章名稱(chēng):中國古代木結構 Chinese ancient timber structure
文章鏈接:http://www.3344xo.com/10976.html
該作品系作者結合建筑標準規范、政府官網(wǎng)及互聯(lián)網(wǎng)相關(guān)知識整合。如若侵權請通過(guò)投訴通道提交信息,我們將按照規定及時(shí)處理。
建筑資質(zhì)代辦咨詢(xún)熱線(xiàn):13198516101